由于主客观原因,每年高考之后,有的同学喜享“金榜题名”的欢乐,有一部分考生经受“名落孙山”的痛苦。落榜者中,能够正确对待挫折的占多数,但也有不少人因此产生消极心理和悲观情绪。
矫治落榜青年的消极心理,除了社会和家长、老师的热情关怀外,更重要的是考生自己要学会心理调节。
●学会自我安慰。 当落榜已成现实时,就应该勇于正视,不要沉湎于幻想和追悔之中,要学会自我安慰:“我已经尽到了最大努力,没能取得成功,自己问心无愧。”“没考上的不是我一个”,坚信“明天会更好”,这对走出心理困境会有一定帮助。
●学会辩证地看问题。 上大学并非唯一的出路,有志者常把战胜逆境作为攀登高峰的阶梯。国内研究者对近年来有重大贡献的400名科技人员调查发现,没上过大学,靠自学成才者占54%,有的教授还是30多年前的高考落榜者。当然这并非说上大学无必要,而是说落榜者应选好成才的目标,利用自身的条件刻苦学习,勤奋工作,定会学有所成,在某些方面有所建树。
●让劣性情绪得以宣泄。心理压力是由情绪波动造成的。因此,适当宣泄有缓解紧张、解脱精神压力的效用。可以在长者、好友面前倾吐心中的不快,把话说出来;或痛哭一场;也可采取转移法,离开当时的环境,时过境迁,心理也会逐渐平静。
●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。现实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。因而大可不必为一时的挫折、失误而自责沮丧,主动增加生活中的情趣乃是明智之举,使情绪得以调整,情感得以升华。